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中国水产科学
主办: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;中国水产学会;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
ISSN:1005-8737
CN:11-3446/S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1.098246
数据库收录:
文摘杂志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1-2012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3-2014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哥白尼索引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文摘与引文数据库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水产和渔业
期刊热词:
研究论文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秘境之眼·人类之友日历|灰胸竹鸡:擅引吭高歌,

来源:中国水产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09 21:44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采写:刘春 神奇森林懂得自我保护,森林中有蝗虫等对森林自身发展有害的昆虫,但森林也孕育了一支又一支的“护卫队”,灰胸竹鸡就是其中一队。 靠“干饭”保护森林 图片:武震、

采写:刘春

神奇森林懂得自我保护,森林中有蝗虫等对森林自身发展有害的昆虫,但森林也孕育了一支又一支的“护卫队”,灰胸竹鸡就是其中一队。

靠“干饭”保护森林

图片:武震、邹维明

它们的上背、胸侧及两胁有月牙形的褐色斑纹,上身羽毛为淡棕色,下身羽毛为浅黄色。灰胸竹鸡的虹膜为浅褐色,嘴巴为黑色,脚部呈灰绿色。雄鸟体长约33厘米,雌鸟与雄鸟颜色相似,体型略小于雄鸟。

“打地铺”群居过日子

灰胸竹鸡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竹林、灌丛和草丛中,也出现于山边耕地和村屯附近。

灰胸竹鸡全身羽毛色彩艳丽,外貌辨识度高,其中以颈部的灰蓝色“项圈”为主要辨别特征。它们的眉纹也为灰蓝色,与脸部、喉部的棕色形成鲜明对比。

戴标志性灰蓝色“项圈”

野猪下山了!“猴纸”到我家阳台了!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。事实上,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,它们与我们为邻,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。了解、友好、相伴,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。新华日报·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、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、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、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“秘境之眼·人类之友”日历专栏,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、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,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“动物邻居”。生物多样性,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、生机所在,每到节气日,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。今天,一起来认识灰胸竹鸡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
编者按:

该物种模式产地是中国,属于中国南方特有种,后被引入日本。灰胸竹鸡生活在长江流域以南,北达陕西南部、西至四川盆地西缘、东达福建。

【来源:新华日报】

灰胸竹鸡喜欢以3只至5只或10余只不等的数量结群活动,白天时常呼朋唤友,大家排成单行队形行进。晚上它们也形影不离,“打地铺”睡在横树枝上,排成一串互相紧靠取暖。

繁殖期,它们筑的巢也极为简便,找个茂密的灌丛、草丛、竹林地面,打个凹进去的坑,里面再铺一些树叶、干草等,就是爱巢。

它们胆子大,不是十分害怕人类,如果不受到侵扰,可在与人类相隔3米至5米的可视距离内觅食或打斗。

美编:郑诚

“地主婆,地主婆”,如果在野外听到这样的叫声,那基本就是由灰胸竹鸡雄鸟发出的,因此它们也有“地主婆”这一俗名。它们擅长鸣叫,特别在繁殖期,鸣声尖锐而响亮,常连续鸣叫数十次,至其精疲力尽方止。雌鸟会发出单一的“嘀、嘀”短鸣声。

灰胸竹鸡以杂草种子、蝗虫、白蚁等为主要食物,因此它们生活在山林间,依靠“干饭”本领即可控制伤害森林的昆虫数量,间接起到保护森林的作用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水产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ckx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9/612.html

上一篇:男子疑钓到“野外灭绝”长江鲟?专家确认了
下一篇:稻香鱼肥双丰收 福建光泽综合种养促增收